看天下奇闻异事趣事,揭秘世界奇闻怪事真相!

香港大学袁国勇等学者在医学期刊《刺针》发文支持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

科技新知 2020-03-12 10:44:00未知admin

香港大学袁国勇等学者在医学期刊《刺针》发文支持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


香港大学袁国勇等学者在医学期刊《刺针》发文支持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


(猎奇资讯网www.lieqiwo.com报道)猎奇网:新冠病毒的命名争议持续,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12名学者,周四(5日)在医学期刊《刺针》发文,支持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认为保留“SARS”在命名中有助保持公众警惕,不会影响出现疫情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冠状病毒小组于上月11日,建议将新冠病毒命名为“SARS-CoV-2”,在网上发布手稿后引起极大争议。高福等7名中国学者同月18日在《刺针》发文,建议将病毒名称改为“HCoV-19”(人类冠状病毒2019),理由是病毒名中含SARS字眼会令人困惑,且病毒名与疾病名“COVID-2019”不一致,可能对经济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但袁国勇等学者发出名为《SARS-CoV-2是新冠病毒恰当的名称》(SARS-CoV-2 is an appropriate name for the new coronavirus)的公开信,指出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命名原则主要基于病毒之间的种系关系和分类学,认为此命名不会影响出现疫情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信中指出,由于目前对新冠病毒的跨物种传播仍未够了解,也未建立阻止这种人畜共患病传播的有效方法,故SARS相关冠状病毒可能会继续出现。学者认为,在病毒命名中保留SARS字眼能让公众保持警惕,并在出现新病毒时迅速作出反应;若新冠病毒大幅减弱为一种新的低致病性或非致病性病毒,则这种减弱后的病毒分离株可称为低致病性人类冠状病毒,例如“LPH-CoV”。


袁国勇:料人类受新冠病毒感染后 至少可免疫5至10年


(猎奇资讯网www.lieqiwo.com报道)猎奇网: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未见消退,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昨日(8日)警告疫情“唔会完”。袁国勇今早(9日)再在电台节目中重申,今次疫症不会完结,因全球多国愈来愈无法完全截断病毒的传播链,认为要直至大部分人受感染,获天然免疫抗体后,疫情才会开始纾缓。


他估计目前只有0.1%的人免疫,但每年会增加5%,直至70%人有抗体,病例数目会变得很少。他续指,内地暂时未有确诊者治愈后复发,加上港大测试发现,确诊者出院后血液内抗体含量高,推测人类受感染后,至少可免疫5至10年。


袁又指,内地疫情严重,而且部分人对世界卫生组织失去信任,因此世卫是否宣布病毒在全球大流行,分别都不大,各卫生部门都会按数据决定如何做围堵、纾缓、诊断和感染控制措施等。他举例指,香港可以考虑要求来自疫区的人,来港前要先提交健康证明书,并要先接受14天隔离检疫,验出无带病毒才可以入境。





猎奇窝 CopyRight© 2013- www.lieqi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