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奇闻异事趣事,揭秘世界奇闻怪事真相!

闻所未闻的神奇湖

奇闻趣事 2014-10-24 12:28:28网络猎奇窝

神奇湖集合
 

  神秘的沥青湖 在拉丁美州有一个神奇的湖泊叫披奇湖,它座落在加勒比海上多巴哥的特立尼达岛,距首都西班牙港约96 公里。这个被高原丛林环抱的湖泊,面积达46 公顷之多。奇怪的是这个湖没有一滴水,有的却是天然的沥青,因此人们称其“沥青湖”。该湖黝黑发亮,就像一个巨大精致的黑色漆器盆镶嵌在大地上。湖面沥青平坦干硬,不仅可以行人,还可以骑车。湖中央是一块很软很软的地方,在那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沥青来。因此,被人们誉为“沥青湖的母亲”。

 

 这个湖的神奇之处在于湖中沥青“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1860 年以来,人们已不停地开采了100 多年,被运走的沥青多达9000 万吨,而湖面并未因此而下降,据地质学家考察和研究,该湖至少深100 公尺,如果按每天开采100 吨计算,再开采200 年也不会采尽,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青湖。

  如此神秘的沥青湖是怎样形成的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湖的奥秘终于逐渐被揭开了。现已查明,该沥青湖的形成是由于古代地壳变动,岩层断裂,地下石油和天然气涌溢出来,经长期与泥沙等物化合而变成沥青,以后又不断地在海床上逐渐堆积和硬化,形成了如今的沥青湖。从沥青湖的形成过程,也可反映出该地区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在采掘中,人们曾发现古代印第安人使用过的武器、生产过程以及生活用品,还采掘出史前动物的骨骼、牙齿和鸟类化石等。1928 年,该湖湖底突然冒出1 根4 米多高的树干,竖立在沥青湖的中央。几天以后,树干才逐渐倾斜沉没湖底。有人从树上砍下一断树枝,经科学家们研究考查,发现这棵树的树龄已有5000 多年了。

  挖不完的盐湖 我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部,有一个面积为1600 平方公里的盐湖,盐层5~6 米深,其中最深处达10 多米。据估计,盐湖中食盐的储藏量可供我国人民食用5000 多年。它是迄今所知我国最大的盐湖。令人惊奇的是,该湖的盐挖掘以后,新盐又会不断地从湖底冒出来。

  神奇的“水妖湖” 在苏联的卡顿山里,隐藏着一个神奇的湖泊。湖面明亮如镜,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如果仔细观察,人们还能看见那银色的湖面时时升起缕缕微蓝色的轻烟。在这里,环境十分幽雅宁静,湖光山色十分秀美,宛若童话般的仙镜。

 

 然而,这个美丽的湖泊却笼罩着神秘而又可怕的气氛,人们个个望湖生畏。自古以来,人们称这美丽的湖泊是水妖居住的地方,它常年喷吐着毒气,谁去了谁就会很快被毒死,一旦人或动物掉进湖里,很快就会死去,所以,人们称其“神奇的水妖湖”。多少年来,许多英雄好汉曾想揭开“水妖湖” 的神密面纱,可未走近湖畔。人就会感到恶心头晕,流口水,呼吸困难。如不马上离开,就会死去。因此,无人敢冒死前去。

  据说,后来有一位地质学家带着几个助手,戴上防毒面具进行实地勘察,终于解开了水妖湖之谜。原来,这个湖根本没有什么水妖,湖水也不是普通的水,而是水银。那银色的湖面,就是硫化汞在阳光下分解生成的金属汞。湖上缕缕微蓝色的轻烟,就是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水银蒸气。由于水银蒸气毒性极强,能杀死生物,因此,在湖四周的空气中,水银蒸气的浓度很大,凡是人或动物接触久了,就会中毒而死亡。过去,由于科学知道的贫乏,人们迷信水妖作孽。所谓“水妖湖”其实就是“水银湖”。

 

 奇妙的双层湖 在北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远伸北极圈内的巴角上有一个奇妙的湖泊名叫努乌克湖,长年居住在这严寒地带的爱斯基摩人很早就发现这个湖的湖水分为上下两层:上边的一层是淡水,底下一层是咸水。我们日常所见的湖泊,由于水的本身流动和借助外部的力量,湖水被搅得很均匀。可努乌克湖的水,却有一条明显的界限把水一劈为两层,使淡水和咸水层分明,这就说明了这个湖的湖水上下并不掺和。为什么这个湖的水分上下两层呢?据一些地理科学研究者考证认为,这座湖泊原是一个海湾上升而形成的。它的北部是一条狭长的地段,像一个堤坝。冬季由于降雪充足,春天将大量融化后的淡水流入这个地域,因为湖上气候十分寒冷,这些淡水始终不能和咸水相混和,而北面的海水被海上的风暴激起,翻过狭窄的堤坝进入湖里,由于海水的比重较淡水大,结果就都沉到湖的下层去了。更为奇特的是,在这个湖中,不但水分上下两层,而且两层水中的生物也各不相同。上层生活着淡水鱼和植物,与该地区淡水江河中的鱼类和植物完全一样,而下层的生物群与北冰洋中典型的海洋生物群也完全相同。更令人奇怪的是上层的生物与下层的生物互不往来。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水域中。

  奇特的五层湖 在北冰洋巴伦支海的基里奇岛上有一个“麦其里湖”,该湖的水域层次共分五层,因此人们称其“五层湖”。五层湖的每层水质不同,因而各具自己特有的生物群,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湖中世界。

 

 五层湖的最底下一层是饱和的硫化氢,它是由各种生物的尸体残骸和泥沙混合而成。在这层中经常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其中只生存着一种“嫌气性细菌”,其它生物无法生存。第二层湖水呈深红色,宛如新鲜的樱桃汁液,色彩十分艳丽。这里没有大的生物,只有种类不多的细菌,它能吸收湖底产生的硫化氢气体作为自己的养料。第三层是咸水层,水质透明,是海洋生物的领域,这里的生物有海葵、海藻、海星、海鲈、鳕鱼之类。第四层是淡水与咸水互相混和的水层,生活着海蜇和咸淡“两栖”生物,如水母、虾、蟹以及一些海洋生物。第五层即最上面的一层是淡水层,这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淡水鱼和其它淡水生物。

  奇异的三色湖 印度尼西亚佛罗勒斯岛上的克利穆图火山山巅,有一个奇异的三色湖,它是由三种不同颜色的火山湖所组成。它们彼此相邻,湖水颜色各异。其中较大的一个火山湖,湖水呈鲜红色,红似鲜花,与其相邻的一个火山湖,湖水呈乳白色,白如牛奶,另一个湖的湖水呈浅蓝色,蓝如长空,水天一色,山景水色相映成趣,美丽无比。

  每当中午时分,三色湖湖面上轻雾缭绕,仿佛笼罩着一层薄纱,朦朦胧胧格外迷人。一到下午,整个湖面都是乌云密布,阴沉可怕。据记载,三色湖是由于很久以前克利穆图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呈鲜红色的湖水中含有铁矿物质,呈浅蓝和乳白色的湖水中含有硫磺。

 

 会变色的湖 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会变色的湖。一年中,它会变出灰、蓝、黑三种不同的颜色。海洋地质学家认为,主要是由于这个湖含有大量碳化钙的缘故。冬季气温低,碳化钙沉于湖底,并凝结成晶体,故湖水呈黑色。夏季温度升高,碳化钙结晶体便慢慢由湖底升起,使黑色的湖水变为灰色。秋天时,碳化钙结晶体几乎全部浮在湖面,由于光的折射原理把蔚蓝色的天空映到湖中,因而使湖水由灰色变成蓝色。

 

 会发光的湖 在北美洲巴哈马联邦的大巴哈马岛上,有一个会发光的湖。每当夜晚驾船划桨时,船桨会激起万点“火光”,船的周围也会溅起点点“火花”,船尾则拖着一条“火龙”,偶而鱼儿跃出水面,也会闪出“火星”,远远望去,一片星火,奇趣盎然。

  最初,有人说这是湖中水怪作祟,也有人说是湖中龙女撒花,还有人说是鱼神巡夜的灯盏。随着科学的发展,会发光的湖的谜底已被揭开。那“火光”、“火花”、“火龙”、“火星”不是人们传说中的水怪作怪、龙女撒花、鱼神掌灯,也不是真正的火,而是湖中大量繁殖着的甲藻的作用。甲藻含有荧光酵素,当水中船只行驶、划桨、鱼儿游动等搅动时,荧光酵素会发生氧化作用,而产生五光十色的“火花”。

  

墨水湖 在非洲阿尔及利亚的阿必斯城附近,有一个天然的墨水湖。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要用墨水,只要拿个瓶子到湖里去装就行了。这个奇特的小湖,湖水跟我们平常使用的墨水一模一样,写在纸上字迹清晰。原来这个湖里的水是由两条小河汇集而成的  ,经科学家化验分析,其中一条小河的水中含有大量的铁盐化合物,另一条小河里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当两条小河水汇合时,便发生化学变化,而形成天然的墨水湖。

 

 沸湖 在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岛上,有一个神奇的“沸湖”。它是一个长90 米、宽60 米的小湖,座落在火山区的山谷中。在湖水满时,从湖底喷上来的水汽高达2 米。整个湖面热气腾腾,湖水翻滚,好像一锅煮沸了的开水,沸湖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此湖水温度很高,可达100℃,一些来此观光旅游者,只要将生的食物投入湖中,不一会就很快“煮熟”了。有时湖水干了,可以看到在深邃的湖底露出一个圆洞,这就是喷孔。突然间,有一股灼热的水柱伴随着轰鸣声冲天而起,竟高达3 米多,形成奇景,极为壮观。据地质学家认为,“沸湖”底的一个圆洞是一个巨大的间歇喷泉,这里过去是座火山,地下岩浆离地表较近,当地下水加热后,积聚了一定的压力,就通过岩石的缝隙向地面喷发出来,形成蔚巍壮观的自然奇景。

 

 死湖 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有一个名符其实的死湖。这个湖里没有

  任何生物存在,而且在湖的四周岸边寸草不生。原来,这个湖的湖底有两个奇怪的泉眼,日夜不停地向湖中央喷射出腐蚀性很强的酸性泉水,因而人或动物偶然失足掉进湖中,就会立刻死亡。

  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北部的特哥姆布罗火山中,也有一个可怕的死湖。由于受火山的影响,湖中有一个“沸泉”,使湖水的温度高达80℃以上,而且又含有大量的硫酸,因此任何生物都不能在此湖中存活。

  

不沉湖 在地中海的占依岛上,有一个“不沉湖”。湖水五光十色,终年散发出浓烈的火药味。此湖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一、二磅重的石块投入水中,不会沉入湖底,而浮在水面上,随水漂浮,仿佛轻如纸屑,令人惊奇不已。更有趣的是,在不沉湖里游泳,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绝对不会淹死。据说有一次,一个不会游泳的胖子,在湖边摄影留念,一不小心掉进了湖中,急得他的太太大呼救命,可是岸上的许多游客不但不救,反而大笑起来,气得这位太太骂他们:“见死不救,蠢猪!”可当她看到她的丈夫不但没有沉没,反而轻巧地在水中游起泳来时,便破涕为笑了。

猎奇窝 CopyRight© 2013- www.lieqi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