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下奇闻异事趣事,揭秘世界奇闻怪事真相!

专访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王硕 揭秘“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现存花朵”背后故事

远古生物 2022-02-10 09:54:21欣琳

形成于约一亿年前的鼠李科Phylica属琥珀化石。(受访者供图)


形成于约一亿年前的鼠李科Phylica属琥珀化石。(受访者供图)


这是该研究使用的其中一块琥珀化石。(受访者供图)


这是该研究使用的其中一块琥珀化石。(受访者供图)


非洲南部现存的Phylica植物。(受访者供图)


非洲南部现存的Phylica植物。(受访者供图)


这是琥珀化石植物后裔的代表物种照片。(受访者供图)


这是琥珀化石植物后裔的代表物种照片。(受访者供图)


(猎奇资讯网www.lieqiwo.com报道)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记者从青岛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教授王硕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从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的现存花朵,为东南亚地区早期开花植物演化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研究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相关成果1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植物》上。记者第一时间对王硕进行了电话采访。


这可不是一朵普通的花


它在地球上存活了约1亿年


“新年钟声响起的时候,别人在听礼花,我们在刷新论文。大年初一发表出来,算是双喜临门,等年后回到实验室,大家再好好庆祝一下。”电话那头,王硕掩不住的开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了解到,作为这篇论文主要作者,青岛科技大学“85后”夫妻教授王硕和施超在琥珀化石里发现了这些完整花朵。据介绍,科研团队研究了21块形成于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化石标本,通过对其表面细微特征、内部三维结构与现生植物形态结构的对比分析,最终在南非的开普植物区找到了这些琥珀化石植物的现存后裔。


“这可不是一朵普通的花,它在地球上存活了约1亿年。1亿年前这些花朵在生长时被树脂包裹、形成琥珀,从而得到了完好保存。”王硕说,这些保存在琥珀中的化石植物在印度板块与冈瓦纳古陆尚未完全分离前即已形成,随着冈瓦纳古陆的解体和印度板块的北移,这一生物群的祖先通过印度板块传播到缅甸北部,而它们的后裔却一直在南非的开普植物区生存繁衍。


“研究表明,缅甸北部的植物区系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植物区系存在联系,白垩纪时期频繁发生的野火可能是驱动被子植物演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王硕介绍。


放弃热门钻研琥珀


研究恐龙眼里的世界


去年4月底,在绿树葱茏的青岛科技大学四方校区,围绕着琥珀领域的研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曾对王硕和施超进行专访。研究琥珀化石究竟有什么用?面对提问,王硕自豪地说,最大的作用在于作为硬证据推测进化史。如今,她做到了!


除了给学生上课,研究琥珀化石几乎占据了王硕和施超的全部生活。


十几年前,在本专业基因组学正火的时候,两人选择去研究偏冷门的琥珀化石。当时有很多老师劝他们,研究基因组学可以发展得更快,可以发更多论文,也相对更容易申请到项目基金;研究琥珀化石可能会很穷,无论发表论文、申报基金,还是落地产业链都是很困难的。


即便前路艰辛,但对王硕和施超来说,选择这条大多数人并不看好的路,是出于科研工作者敏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两人经常会用“研究恐龙眼里的世界”来概括自己的这份工作。


王硕告诉记者,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俄罗斯、立陶宛、乌克兰、墨西哥、黎巴嫩等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产琥珀,高大裸子植物的树脂滴落下来,把周边动植物包裹进去,经过地质的沉积作用形成琥珀。


在已知的琥珀类群中,缅甸琥珀形成于约1亿年前。这些琥珀里大概有1%的比例包含有化石、内含物,这1%中又有九成以上是昆虫,只有不到一成是植物。因此王硕所在团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最少也最难解析的植物化石上。


和普通化石不同,琥珀化石最大的优势在于能保留1亿年前植物、昆虫的三维形态,帮助科学家揭开世界最古老的秘密。对王硕而言,切开琥珀原石的过程,就像开盲盒一样,总觉得下一秒会有惊喜,不知道会与什么生物结缘。


又一项琥珀研究正在收尾


用的标本比“绽放亿年的花”还多


大年初一,封面论文《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发表之后,王硕和团队成员都很激动。欣喜过后,他们又将继续投入到新一轮的琥珀研究中去。


王硕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因为国内做琥珀的研究人员比较少,接下来计划跟国内外共同作者开一个线上发布会,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将来共同推进更多成果。”


王硕向记者透露,“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现存花朵”研究用了21块化石标本,但手头正在进行的有关“植物中生代多样性辐射”方面的研究,则需要用到至少70块化石标本。“目前正在收尾阶段,希望今年能‘结束战斗’。”


除此之外,王硕和团队还在进行一项研究有关昆虫化石的研究。这种昆虫对于植物的生长、真菌的进化都有很大作用。但之前科研人员认为该昆虫是新生代以后起源的,时间特别晚,若是如此,中生代时期岂不是没有做这个角色的生物了。


“也正因此,学术圈一直都有争议,说恐龙时代生态链中缺少了这关键一环。”王硕透露:“我们发现了早期非常特化的该昆虫类群,它已经可以完成一些复杂行为了。我们已经分析了它的形态特征,要补足那段时间缺失的空档,补上生态系统缺失的一环。”


相关报道:青岛科技大学科研团队从琥珀中发现最古老的现存花朵


(猎奇资讯网www.lieqiwo.com报道)据闪电新闻(记者 张洪波 通讯员 刘奕辰):2月1日,青岛科技大学王硕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植物》发表封面论文《一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起源于南非的适火性鼠李科植物》。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起源于中生代鼠李科植物具原位花粉的完整花朵化石,为东南亚地区早期有花植物演化与板块运动关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该研究成果是由青岛科技大学王硕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辽宁抚顺琥珀研究所和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以及英国开放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和南非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密切合作,历经八年时间取得的。


王硕团队研究了24块形成于约一亿年前的琥珀化石标本,通过对其表面细微特征、内部三维结构与现生植物形态结构的对比分析,最终在南非的开普植物区找到了这些琥珀化石植物的现存后裔。这些完好保存在琥珀中的化石植物在印度板块与冈瓦纳古陆带尚未完全分离前即已形成,随着冈瓦纳古陆的解体和印度板块的北移,这一生物群的祖先通过印度板块传播到缅甸北部,但他们的后裔却一直在南非的开普植物区生存繁衍。这些花朵从恐龙繁盛的中生代绽放至今,且其花朵、叶片、毛被等特征都表现出对频繁野火的高度适应性。研究表明,缅甸北部的植物区系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植物区系存在联系,白垩纪时期频繁发生的野火可能是驱动被子植物演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起源于新生代以前的裸子植物,包括银杏、水杉被称为“活化石”。该研究表明,开普植物区现存的鼠李科Phylica属有约一亿年的化石历史,是一类适应野火频发生境的古老被子植物,也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1022、31701090、41790454、41688103)、中科院B类战略性先导专项(XDB18000000、XDB26000000)、古生物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91103、213119)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BC094)的资助或共同资助。

  • 琥珀
  • 化石
  • 非洲
  • 植物
  • 神秘
  • 地球
  • 南非
  • 生物
  • 恐龙
  • 世界
  • 进化
  • 基因
  • 俄罗斯
  • 墨西哥
  • 科学
  • 中国
  • 古生物
  • 英国
  • 科学
  • 自然
  • 地理
  • 探索
  • 猎奇窝 CopyRight© 2013- www.lieqiwo.com All rights reserved